兒童筆下的做十六歲

 

陳宇恬 卓政勳 洪逸洋 謝百鈞 許主恩 林文璟 吳函砡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成年禮,我等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陳宇恬

pink03_next.gif回最上面

在台南傳出了一個特別的風俗,叫「做十六歲」,那做十六歲的意義何在?就讓我來一一淺談?傳說清代時,五條港一個繁榮的地方,有許多人民在港邊打工賺錢,但未滿十六歲的的小孩就只能領半新,因此每年都有許多年滿十六歲的人來做成年禮,由父母帶這小孩來感謝七娘母,一則是感謝七娘媽的庇祐,再則是證明自己長大了。如此神聖的儀式就只能由年滿十六歲的人來做,而我卻只有十二歲而已,好可惜喔!成年禮,我等你。

 

熟悉的十六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卓政勳

我們從一開始找資料,本來完全不知道,到最後熟到不行,如果我能馬上十六歲的話,我就可以在穿一次狀元服,我的責任也就變很多了,也要很辛苦,可是現在才十二歲所以現在很輕鬆,但到了最後我就要自己生活了,不能在靠父母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 對我來說做十六歲這個題目,已經太熟悉了,所以以後我要做十六歲的時候,就可以熟悉那個那個儀式了。

 

做十六歲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洪逸洋

我們原本只知道做十六歲這個名稱,還不知道十六歲在幹麼?資料找了這麼久,現在才知道個大概,了解到以前人為什麼要做十六歲?做十六歲有什麼意義?做十六歲還要拜七娘媽,準備香粉、麻油雞酒、麵線、胭脂、紅龜、香水、四果、金紙等,先從七娘媽神案桌下穿過,再繞鑽七娘媽亭;男孩由外走入,女孩由內走出,各繞三圈,象徵「出人頭地」、「狀元及第」。接著取下裡面有八卦,背面有開隆宮天女七娘媽字樣的契約,謂之「成丁」;在朗讀成年證書:「台南府城,沿引古風,化民成俗,庇護兒童,強健無災,凡年至十六,以鮮花香粉、甜粿、牲禮祭祀,焚紙亭,繞三行,以示言行獨立,長大成人。」十六歲以後,做事情不能幼稚無知、事情都要自己負責,不能在依靠父母。長大之後,我要做一次十六歲,體驗一下別人做十六歲時的心情,當個負責任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所知道的十六歲         作者:謝百鈞
 
          據我所知,做十六歲時要準備很多東西,如:「口紅,香粉,鏡子,梳子,髮油,香水,針線。」而儀式過程如:「1敬茶2挑擔3發感恩壯4過六角桌5做紙鶴6狀元遊街。」

我覺得做十六歲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,因為表示我們已經成人了,做十六歲是長大的見證,以後做事要自己負責,不可以在拖累父母了。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只要我長大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許主恩

嶄新的一年已經展開,即將升上國中的我們,也就快要長大成人不再倚賴父母了!雖然我不會去參加作十六歲活動,但是,一樣也要變得更獨立、更能管好自己!

  每年七夕開隆宮、臨水夫人廟總是熱熱鬧鬧的在舉辦府城有名的「做十六歲」活動。在今天,所有十六歲的少年們,要到開隆宮,穿著狀元服,感謝七娘媽從出生到十六歲的照顧,並鑽供奉著七娘媽亭神桌(六腳桌),然後男生由左繞三圈;女生由右繞三圈。而因為七娘媽是女性神明,所以在祭品方面全是口紅、香水、梳子還有鏡子等女性用品。

不要以為「做十六歲」的活動,一定要在開隆宮等處舉行多盛大的儀式,也有許多人在自己的家中作十六歲,方法是在一個方形桌子的兩旁個放一枝曲曲的甘蔗,在桌上的飲食全部都要是「甜」的,而每種類的飲食要有七碗。

市長張燦洪也曾經在做十六歲活動中致詞:「十六歲是人生中,一個重大的轉捩點。」

當然,雖然我們還不到十六歲,但並不表示,我們就可以調皮搗蛋不懂事!一樣要做個乖巧自愛的好孩子!

 

 

我所知道的十六歲            作者:林文璟

據我所知,做十六歲要祭拜的神明有七娘媽、註生娘娘、臨水夫人、床母、婆姐等神明,祭品有胭脂、香水、髮油、香粉、鮮花、針線、口紅、鏡子、絨花、紙錢、經衣、素果、粽子等物品,滿十六歲的人,在農曆七月七日(七夕)要帶以上物品去開隆宮做十六歲,一開始要先穿狀元服,然後要鑽狀元亭,鑽完之後男左女右繞三圈,之後再由父母拿著七娘媽亭,讓子女鑽過,再把七娘媽亭燒掉。然後由父母幫子女的換成護身符(香火袋),之後向父母敬茶,感謝父母養育之恩。
        我覺得做十六歲這個活動是一項很好的習俗,可以讓自己有一個做十六歲的回憶,也知道自己已經長大,不可以在幼稚,希望這個習俗能夠繼續流傳下去。

 

做十六歲的意義        作者:吳函砡


          自從我參加了網界博覽會,我對十六歲就有了一些了解。七月七日,滿十六歲的人,不分男女,都可以參加做十六歲這項活動,然後要祭拜七娘媽亭,穿狀元服,.狀元遊街,還要鑽七娘媽亭等活動......,祭拜七娘媽的祭品有口紅、香水、梳子、鏡子、牲禮等物品,還要把父母幫子女的換成護身符(香火袋),之後向父母敬茶,感謝父母養育之恩。
       我覺得做十六歲這項活動很有意義,因為要長大,就要會克服所有的困難,接受所有的挑戰,還要會忍耐,希望這項習俗能夠永遠保存下來。